阿拉善盟委编办强化机构编制服务保障 助力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
2024年7月,我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填补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没有沙漠类型的空白。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阿拉善盟委编办从机构重塑、职能完善、强化力量三方面入手,做好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工作,全面提升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水平。
提升管理机构规格。撤销原副科级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阿右旗管理局,新设副处级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整合资源力量,优化机构设置,提供充足的编制保障,有效解决原有机构规格低、功能定位不全、统筹能力不足等问题。
拓展完善职能职责。立足可持续利用,推动保护与利用动态平衡,新增科学观测、科普研学、生态产品开发等职能,推动文化、科技、旅游融合发展。厘清与旗直其他部门间的职责边界,完善流程环节,进一步做到横向扫清盲区死角、纵向打通责任环节。
强化专业队伍建设。保留原机构业务骨干,合理设置内设机构,为自然遗产保护提供人才保障。一方面,将原来机构中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专业骨干转隶过来,确保管理队伍的有序衔接。另一方面,合理设置相应的内设机构,加强自然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提升公众保护意识,增强社会参与,形成保护合力。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新契机。机构重塑将满足巴丹吉林国家公园申建管理单位要求,通过强化荒漠化防治科研能力,为“三北”工程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同时还将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下一步,阿拉善盟委编办将持续跟进自然遗产保护机构运行情况,为打造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内蒙古样板”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撰稿:张巧玲
编辑:谭志雯
审核:朱占军
保密审查: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