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立足实际 谋篇布局 积极打造新时代基层管理体制新模式

阿左旗高度重视苏木乡镇和街道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盟关于深化苏木乡镇和街道改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部署要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管理体制新路径、新模式。通过优化机构设置、理顺细化职责、强化基层力量等方式,推动改革工作走深走实,改革措施落实落细,努力实现基层权责更清晰、制度更完善、运行更高效、治理更有效。

统筹整合资源,优化组织架构。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大力推进职能整合,统筹设置苏木镇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优化职能配置。结合苏木镇和街道辖区面积、人口数量等因素,在自治区规定的“5+3”模式基础上,创新设置“6+3”“4+3”“4+2”模式。全旗11个苏木镇4个街道设置党政内设机构75个、事业单位36个,搭建起基层工作“简约、精干、高效”组织架构。

把准改革脉搏,规范机构挂牌。阿左旗对照自治区、盟委有关苏木镇街道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相关文件,明确各苏木乡镇和街道除党群服务中心(挂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外,不得悬挂其他编办核定机构以外的牌匾。在全旗范围内选取巴彦浩特镇、巴润别立镇两个镇举行挂牌仪式,从牌匾大小、材质、悬挂位置等方面为其他苏木乡镇和街道做出示范,事后实地到街道指导查看机构挂牌情况,确保苏木镇街道机构挂牌名称规范、表述准确。

细化职能职责,确保履职到位。为强化各苏木镇街道的职责和业务整合,进一步细化职能,阿左旗通过“三定”规定和“五定”方案梳理主要职责49项,同步将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按照服务类别和业务种类具体细化到14个方面132项,指导各苏木镇街道做好定人定岗定事定责,确保事有人管、活有人干、责有人担,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同时要求将主要职能公示、党政内设机构职责“上墙”、办事流程公开,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加强群众监督,增强干部履职尽责意识,实现职能配置由“物理聚合”向“化学反应”转变。

下沉执法权限,统一综合执法。 围绕基层有责无权、事重权小、责任大的问题,依据“重心下移、应放尽放”的原则,在10个苏木镇分别设立相当于副科级事业单位综合行政执法局,与旗农牧区生态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派驻苏木镇执法中队实行“双重管理、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个名称”。为苏木镇综合行政执法局下沉执法人员155人,承接自治区政府赋予的80项行政执法权和旗农牧区生态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411项行政执法权,共跨部门、跨领域行使491项行政执法权力。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与苏木镇的职责关系,推动旗级行政执法力量向苏木镇下沉,切实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将苏木乡镇基层政府打造成职能集中、力量集中、组织集中的基层治理“一线指挥部”。

融合党群服务职能,延伸便民服务触角。为进一步拓展服务群众领域,强化服务群众功能,按照“贴近基层、就近管理、服务便捷”的原则,以旗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础,在11个苏木镇和4个街道均设立相当于副科级事业单位党群服务中心(挂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事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在33个社区和部分人员密集的嘎查设立便民服务站点,构建了以“1个党群综合服务中心+8个群团组织+多个社会组织”的“1+8+N”三级联动模式,统筹协调和科学配置各项资源,将服务事项下沉到各苏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嘎查)服务站点。

推进网格服务管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借鉴北京平谷区“街巷吹哨、部门报到”先进经验,以旗社会治理联动指挥中心为中枢,构建以旗、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两级平台三级联动为框架的运行架构和责任机制,全面推行“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事项发现、受理、分流、处置、跟踪、督办、反馈、评价的流程化处置机制,实现“一个中心高位协调,一个平台管理城市”。全旗共划分15个二级网格、147个三级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38名,兼职网格员1400余名,实现社会综合治理、城市精细化管理、生态环境、消防安全等网格化管理全覆盖。